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這對進一步提高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工業能效水平整體上雖不斷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2021年下降5.6%,但我國工業領域用能企業數量多、涉及面廣,工業節能提效面臨著用能結構綠色化水平不高、節能提效技術創新及裝備推廣存在短板、重點用能行業節能挖潛難度日益加大等問題。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亟需加強工業能效提升,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提升企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推動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
從國際上看,歐美節能先進國家已經開始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能源管理向信息化、精細化方向發展。結合我國現階段產業發展狀況,推動節能工作向基于信息化基礎上的精細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深挖節能潛力,已經成為創新能源管理手段及能源管理措施的必然選擇。
隨著“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逐步深化,以及市場的逐步發展,企業更加注重能源節約與精細化管理,能源管理愈發得到重視。雙碳背景下,企業對于能源管理決策,簡單依靠傳統經驗已經無法滿足,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能源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能源管理數字化即借助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手段,通過設備采集企業能耗數據、遠程實時監測、統計分析、監測預警、在線報告等方式,幫助企業實現能源管理數字化轉型,幫助高耗能和重點工業企業應對能源管理的挑戰,幫助其補齊能源管理意識、水平和方法的短板,實現對園區企業的用能現狀、生產經營狀況等要素的及時準確掌握,最終實現提高能源使用與管理效率、降低企業運營與管理成本的目的。
能源管理數字化的價值:建設能源管理平臺可以全方位的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與能源消耗情況,對能耗進行精細化管理,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吉佳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能源管理優勢,破解能源管理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難題。產品采用可視化、拖拽、自由配置等方式開發能源管理系統,可對各層級的管理對象做動態配置管理;引入區域概念,通過區域間拆分、融合、重組實現對能耗數據的在線監測;采用概念模式定義、模式對齊和記錄鏈接等技術實現統計報表;基于預制文本技術構造智能分析報告;擁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自主提出大量數學分析模型,分析儀表異常,發現企業能耗瓶頸,為節能減排決策提供數據參考。
“雙碳”目標背景下,通過數字化手段科學高效實現綜合能源管理,是實現碳減排的重要路徑之一,也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的應有之義。能源管理正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能源管理數字化必將讓節能增效有跡可循,有效推進《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落實。
微信咨詢
17743467638